植物性狀研究是農業育種科研中的重要課題,因為植物性狀反映了植物對生長環境的響應和適應,而植物功能性狀則是將環境、植物個體和生態系統結構、過程與功能聯系起來,是能夠響應生存環境的變化并(或)對 生態系統功能有一定影響的植物性狀,那么植物功能性狀指標有哪些?如何測量?
1、植物功能性狀指標有哪些
植物功能性狀指標主要有葉片大小和壽命、種子大小和擴散模式、冠層高度等。它反映了植物在表征生態系統功能方面的生態指示作用,強調其與生態系統過程和功能 的關系
2、植物功能性狀指標如何測量
植物功能性狀指標的測量,其實就是針對于各項指標的測量,其實都可以采用相應的科研儀器,比如說,葉片大小可以使用葉面積測量儀,種子大小可以使用考種系統,冠層高度可以使用植物冠層分析儀,其他的植物性狀指標,如株高,可以使用株高測量儀,根系形態可以使用根系分析儀等。
獲取植物性狀指標數據,為農作物種植精細化和規模化管理,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提供技術支撐,對數字農業建設工作的推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植物性狀指標多,測量工作量大,借助傳統的手工測量效率低,易出錯,不適合現代信息化育種發展需要,因此廣大農業科研人員在開展育種研究過程中,可以多借助這些植物性狀測量儀器來方便、快速地獲取相關數據,不僅效率更高,而且精準度也大大提高,通過大數據挖掘來輔助育種,極大的提升了科研效率和成果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