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光合作用,簡單來說進就是綠色植物在光的照射下,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它是影響植物生長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在農業中,通過光合作用測定儀來測定作物的光合作用則能讓我們清楚的了解作物,并能促進作物更好的進行光合作用。在減少肥料使用量的同時也能促進作物的生長,提高作物產量。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光合作用測定儀的工作原理吧!
光合作用測定儀工作原理:
1、CO2測定
光合作用測定儀采用氣體交換原理,利用紅外氣體分析器測量流經葉片前后CO2和H2O的濃度變化,分析葉片與環境發生的氣體交換,用固定了多少CO2來表征光合作用的能力。使用時將植物葉片放入葉室,光合作用會消耗CO2,通過測定光照條件下葉室進、出口之間的CO2濃度差,根據葉片面積即可計算凈光合速率。
2、溫度測定原理
溫度傳感器應用高精度傳感器,測溫電路應用三線制經典恒流源測溫電路。
3、光合有效輻射測定
光合有效輻射(PAR)是指植物吸收并參與光化學反應的太陽輻射光譜成份。一般光譜范圍多采用400~760nm,該技術原理為:PAR測定采用多層疊加濾光和光敏半導技術,即采用硅光電二極管,利用光生伏應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在光照照射下能在P區和N區之間形成光生電動勢,把PN結連接起,電路中就有電流流過,電流大小與光照強度成相關性。
以上便是光合作用測定儀原理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的儀器知識,可以直接咨詢托普云農客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