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手机看片928,美女性爱视频免费看,久久人人97超碰a片精品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行業動態 > 全國農技中心關于《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2014-2020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全國農技中心關于《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2014-2020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5-08-17 點擊次數:7506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西藏、陜西、新疆、青海省(自治區、直轄市)植保(植保植檢)站(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為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部辦公廳2014年印發的《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2014-2020年)》(農辦農[2014]46號)。全國農技中心(農業部蝗災防治指揮部辦公室)組織制定了2015年貫徹落實《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2014-2020年)》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認真組織落實。請各地在2015年12月底將落實情況報送我中心病蟲害防治處。
  聯系人,朱景全,電話(傳真):010-59194542。
  附件:2015年貫徹落實《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2014-2020年)》工作方案
            全國農技中心
            2015年6月5日
附件:
2015年貫徹落實《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2014-2020年)》工作方案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農辦農[2014]46號)精神,確保規劃任務順利完成,扎實做好2015年蝗蟲可持續治理工作,特制定此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2014-2020年)》和到“2020年農藥使用零增長行動方案”,加強監測預警,落實防控責任,大力推進綠色防控和防控信息化工作,促進農藥減量控害,推進蝗災可持續治理,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
  二、目標任務
  (一)工作目標。努力實現“飛蝗不起飛成災,土蝗不擴散危害,入境蝗蟲不二次起飛”的治蝗目標。達標區蝗蟲防治覆蓋率達到60%以上,統防統治比例達到80%以上,綠色防控比例達到50%以上。飛蝗蟲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頭以內,農牧交錯區土蝗蟲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5頭以內,危害損失控制在5%以內。完成51個縣蝗區數字化勘測任務,防控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二)防控任務。全國農區蝗蟲防控面積2085萬畝次左右。其中,中央補助防控面積1000萬畝次,生物防治比例達到50%以上,航化作業面積200萬畝次以上(附表1)。
  三、重點工作
  (一)健全監測防控體系。充實基層蝗情監測隊伍,落實每萬畝蝗區有1名查蝗員制度,提供經費保障,保持監測隊伍穩定。組織蝗情發生趨勢會商和網絡會商會,發布全國蝗情情報3期以上。結合發展植保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在河北、天津、山西、河南、山東、內蒙古、新疆建立7支蝗災應急防控隊伍,配備大型防控設備,有條件的地方支持配備施藥飛機,做好防控技術培訓和演練,增強突發蝗災應對能力。結合實施農業基本建設項目,爭取項目支持,加強蝗蟲防控設施建設。
  (二)部署防控工作。組織專家制定2015年全國農區蝗蟲防控技術方案,并在農業部、中心網站向社會公布。適時召開農業部治蝗指揮部辦公室會議和全國農區蝗蟲綠色防控工作現場會,部署蝗蟲防控工作,研究落實蝗蟲可持續治理規劃措施。2015年實施蝗蟲防控面積2085萬畝次,分省落實好中央補助資金防控面積1000萬畝次任務,做好突發高密度蝗情應急防控工作。
  (三)強化綠色防控。在湖庫水源區、水源涵養區、自然保護區以及綠色農畜產品基地禁止使用化學農藥,在蝗蟲中低密度發生區,優先采用微孢子蟲、印楝素等生物防治技術。黃淮海東亞飛蝗發生區因地制宜采取植被改良、水位調節、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措施改造蝗區。飛機防控全部采用生物農藥,促進農藥減量,持續改善蝗區生態環境。中央蝗蟲防控補助資金60%以上用于蝗蟲綠色防控技術。
  (四)推進防控信息化。推廣應用蝗蟲防控信息系統,建立蝗災信息數據庫,舉辦蝗蟲信息系統與蝗區數字化勘測技術培訓班1期,培訓省、市、縣級系統管理員110人次。推廣應用蝗區勘測與調查設備313臺,推進蝗區數字化勘測,完成蝗區勘測縣51個(附表2)。
  (五)拓展國際合作。加強中哈治蝗雙邊合作,推進建立與俄羅斯等鄰國的治蝗合作機制。實施好中哈治蝗合作項目,互派8名治蝗專家赴對方開展蝗蟲聯合調查活動,開展蝗情信息交換和突發蝗情通報,交換蝗情信息3期,贈送哈方蝗區勘測與調查設備4臺,組織召開中哈治蝗第七次聯合工作組會議與第五次專家技術研討會,邀請俄羅斯作為觀察員國參加會議。
  (六)開展治蝗新技術研究。開展蝗蟲防控新技術研究,與中國農業大學聯合召開蝗蟲科研協作組會議,研討研究方向和計劃。結合實施蝗蟲948項目“蝗蟲發生區及種群動態遙感自動監測技術”和中英牛頓基金合作項目“利用遙感技術推進合理使用生物農藥”,開展蝗蟲遙感技術研究,舉辦1次蝗蟲遙感技術培訓班,配合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CABI)和中科院遙感所做好蝗蟲遙感模型構建。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指揮。調整農業部和各省治蝗指揮機構,加強防控組織指揮,層層落實治蝗責任。嚴格執行治蝗值班制度,向社會及時公布值班電話,在蝗蟲發生、防控關鍵時期,確保信息渠道暢通,認真做好信息調度,向農業部報送治蝗快報4期以上,及時反映突發蝗情和重點地區蝗蟲發生和防控情況。
  (二)推進防控機制創新。積極探索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蝗蟲防控機制,2015年在河北、河南、山東、天津、內蒙古、新疆開展蝗蟲防控機制創新試點,試點省蝗蟲防控采取政府購買防控服務的方式,購買對象為植保統防統治服務組織或植保專業合作社或其他植保防控服務公司。
  (三)強化聯防聯控。加強蝗蟲聯防聯控工作,繼續組織“北方農牧區蝗蟲聯防聯控協作組”和“西藏飛蝗聯防聯控協作組”開展活動,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完善聯防機制,加強聯防配合。同時,繼續指導地方做好跨省區、跨縣市的聯防聯控,確保不出現漏查漏治和監測防控死角。
  (四)加強督導檢查。在蝗蟲發生與防控的關鍵季節,開展蝗蟲防控工作督導,檢查蝗蟲防控措施落實情況、貫徹蝗蟲規劃情況、防控機制創新試點情況。組織開展中央補助蝗蟲防控任務落實情況監督檢查,確保防控任務、綠色防控面積落實到位。


推薦產品更多>>

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24 http://www.a42v.com/ all rights reserved GoogleSitemap
聯系電話:0571-86056609 86059660 88971438 傳真:0571-86059660
備案號:浙ICP備09083614號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13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