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吉林省冬春農田水利暨高標準農田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上了解到,到2025年,吉林省將建成4819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379萬畝;到2030年建成5832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1048萬畝任務目標,以此來夯實吉林省糧食豐收增產的基礎。日前,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已印發《關于加快構建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體系的通知》,通知要求全省各地抓緊出臺本地區農田建設規劃,精心謀劃‘十四五’新建改建提升項目,突出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永久基本農田等重點區域,明確建設布局、建設目標和資金安排,將任務分解到鄉鎮,落實到地塊。
2021年,吉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視察吉林省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對黑土地進行嚴格的保護利用,在此基礎上,高度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始終將其作為穩定、提升糧食產量、持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今年,吉林省又迎來了歷史上特大豐收年,糧食豐收增產的助力是吉林省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2021年,全省計劃新建高標準農田500萬畝,截至目前,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375萬畝,完成高效節水灌溉35.萬畝,分別占年度任務量的75%和121%,為今年全省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發揮了重要作用。剩余部分工程建設,全省確保在今年年底前如期完成。
吉林省副省長韓福春介紹:“今年以來,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把加強黑土地保護,上升到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高規格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專門聘請4名院士組建專家委員會,與中科院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出臺了全面加強黑土地保護實施意見、‘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實施方案,進一步健全了技術體系、推廣體系、組織體系、工作體系。各地要把這項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全省要壓實‘五級書記’抓黑土地保護責任,全力以赴抓實、抓細、抓出成效。要突出抓好‘梨樹模式’總結推廣。今年,全省已經推廣2875萬畝,省里計劃2025年要達到4000萬畝,占適宜區域耕地面積的70%左右。在推進‘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方面,長春、四平、白城要集中力量建設好3個萬畝級核心示范基地,相關市縣要同步抓好30個千畝級輻射示范基地,形成梯次跟進的示范推廣體系。在黑土地保護建設項目方面,今年,省里針對22個典型黑土區縣市安排了120萬畝任務,在建設高標準農田基礎上,疊加實施黑土地保護技術措施。為打造高標準農田示范樣板,吉林省按照‘現代化、規模化、規范化、智能化’標準,以每畝投資不低于3500元標準,啟動了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計劃利用3年時間打造45萬畝具有區域特色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
記者從吉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黑土地保護利用并不矛盾,高標準農田建設是黑土地保護的一個關鍵要素。目前,從全省建設進度看,乾安縣、永吉縣、蛟河市、舒蘭市、通化縣等縣(市)推進較快,完成進度100%。在資金投入上,今年,全省累計籌措高標準農田建設資金69.26億元,其中,爭取中央補助資金51.86億元,省級財政資金15億元,發行一般債券2.2億元,落實縣市配套0.2億元,使全省高標準農田畝均投入達到1385元,較2020年每畝提高82元,實現了資金投入的穩定增長。
來源:農民日報